新匠人故事 来自手的温度
说起手工业,我们总能想到欧洲。这片土地与手工有着深厚而渊源的联系,这里的人们运用不同的形式赋予手工新的含义。无论是充满梦想的皮制工艺,经典传世的丝巾印染,巧夺天工的制表工艺,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匠人对手工的执着与诚挚。“对手工艺人而言,手和身体本身就是工具”,这是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所倡导的理论。这句话是没有国界的。手作流露出的诗意美感与人文温度,也许正是大家对此趋之若鹜的理由。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开始专注手作。在不同的地域特色里,不同个性的“新匠人”通过创作诠释身边文化的慢慢演变,串联出一个又一个属于他们的故事。
![]() |
|
![]() |
德国手工艺术展 一切都有理有条
|
![]() |
|

![]() |
“Handmade in Germany”德国手工制造设计艺术展是花费数年时间在世界各地的巡回展览。展览从德国柏林出发,以俄罗斯圣彼得堡为第一站开始巡回,然后继续走访到亚洲、美国、中东,最后再回到欧洲。今年, “Handmade in Germany”德国手工制造设计艺术展国际巡展在上海“叠·UP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次巡回展览由来自德国柏林Direktorenhaus展览馆的帕斯卡尔·约翰森和卡提亚·克莱斯策划,持续多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并展示来自德国的高品质手作制品,其中包含:家居用品、精工产品、艺术品、食品等横跨各产业全手工制造业产品, 展品展示了高品质手工产品在全球化大规模克隆生产环境下难能可贵的手作工艺价值。
|
![]() |
|
![]() |
手作之美:全球手工艺术展
工业化的步伐并未阻挡手工制造的脚步,反而对手工产品充满渴望。让人们有机会重新发现手工技艺的价值,透过手工产品,可以直接感受到匠人充满智慧的个性化表达。世界各地都有属于浩瀚宇宙的神奇馈赠,而手作,这股设计、艺术与时尚的热潮也将一直延续。 |
![]() |
在这里所展示的工艺产品都是通过个人工作室大师级的杰作和艺术家、设计师和工艺技师花时间去创作,在他们细心雕铸之下赋予这些产品更独特的光环,展现德国制造工业中感性内敛的一面。不强调经济效率和工程思维,而物品的外形和灵感、想象力、精神上和物质界的特性就是文化价值的精华所在。
物品是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的中间人。“Handmade in Germany”精心挑选的展示品呈现了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结构。对于品质的极致追求是我们生活环境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影响我们所有生活习惯和审美判断。 |
![]() |
叠·UP美术馆
叠·UP美术馆由198个废弃集装箱叠加组合而成,其独特的建筑完美诠释了上海贸易之都的经济意义。在6000多平方米的艺术展示空间中,不仅有长期展览“丹麦设计博物馆”,还有为艺术,设计,时尚,家居,美食提供众多展示空间。叠·UP美术馆是上海最新时尚,现代设计的有力名片。 |

![]() |
日本手工展览会
日本手工展览会是日本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关于手工行业的专业展览会。1976年成立, 1977年3月在东京日本桥三越举行的第一届,自此以后每年举办一次,迄今已经连续举办38届,展览上,匠人们用不同的材料和技艺做成各式各样的作品,包括玻璃、金属、竹子、和纸、珠宝、漆以及纺织物等。给每天的生活带来一种特殊的温暖感觉。 |

2015年展会的主题是“制造”,分为天然制造、手工制造和技术制造三个空间,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科技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今年展会总策划Philippe Brocart提到一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不再只专注于为品牌设计大批量产品,开始转而与手工艺匠人们合作生产小型限量作品。同时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对于快消品的需求渐渐被有独特个性的产品所取代。

今天在瑞典手工艺设计展亮相一组由五位瑞典设计师用传统工艺技术设计制作的作品群展,而使用的手工艺技术全部来自台湾传统材料工艺,他们从北欧设计的角度来认识东方的工艺技术并作出现代设计诠释。这个项目开始于2012年, 设计师们熟悉了解传统的材料工艺并与当地的手工艺人合作。像漆器制作的工艺技术、竹编等都成为这次展览设计师设计时的工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