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核有剧毒,嚼碎会致命?

2016/5/24 8:38:00 次浏览 分类:科技资讯

来源:东南网   作者:张海燕

眼下是樱桃大量上市的季节,但近日,一段“樱桃有毒”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让不少的市民疑虑重重。

是否真如视频所言,樱桃核仁含“氰苷”,被吃进人体后,与胃酸反应,产生剧毒的氰基离子?我省是否有类似病例?如果中毒,又该如何急救?记者昨日展开调查。

网传:樱桃核“氰苷”遇胃酸产生剧毒

这段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的“视频”指出:一市民吃了樱桃后,感觉肚子疼痛、呼吸困难,送到医院抢救,被确诊为“氰中毒”;视频中,一“没有具名的专家”表示,樱桃核被嚼碎后,核仁内名为“氰苷”的化学物质会进入人体,与胃酸反应,产生剧毒的“氰基离子”。

该视频被加上“紧急通知,小心丢了性命”等字眼后,阅读量很快达到数万。

记者发现,以“樱桃有毒”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也会跳出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比如一篇题为“五颗樱桃毒晕一个成年人”的网帖里说,上海一游客吃了5颗樱桃后,出现腹痛等症状,随后晕倒在地,还好抢救及时,而晕倒原因也是因为该游客嚼碎了樱桃核。帖子里说,若误食樱桃核,轻则出现意识障碍、腹痛、呕吐,严重的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心脏骤停。

记者砸碎樱桃果核,查看白色核仁

走访:福州樱桃热销一些食客存疑虑

昨日,记者走访发现,在福州各大超市,樱桃仍热销,因大量上市,价钱较前期大幅下降。比如,在永辉超市里,普通樱桃每斤25.8元,较上市初期下降约三成。

一名水果销售商介绍,目前,福州市场上的樱桃分两大类,一类是山东等地出产的,另一类则是从国外进口的。如美国进口的“车厘子”,每斤要比国产樱桃贵四成。

不过,也有一些食客受到网络传言的影响。市民林女士说,自己挺喜欢吃樱桃的,但看了网上的传言后,打消了买樱桃的念头,“再也不能吃得坦然了”。还有网友抱怨,自己怀孕期间最爱吃的就是樱桃,如今得知“樱桃有毒”,一家人都疑虑重重。

专家:樱桃核难消化误吞也不必担心

樱桃核真如网上说的那么可怕吗?记者也咨询了相关专家。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吴少华,长期从事果树研究。他表示,网上说法“言过其实”,一是因为樱桃核仁里的“氰苷”,可转化成有毒物的含量非常低,可忽略不计;二是因为樱桃核很小,不易嚼碎,也很难消化,即使误吞,也会随粪便排出,大可不必担心。

吴教授说,很多蔷薇科植物的果核里都有“氰苷”,如桃、杏、李子等,樱桃核小,含量更低。“氰苷”本身不会让人中毒,要接触胃酸,才会转化成氢氰酸,该物质也要达到一定量,才会引起急性中毒

他介绍,每克樱桃核仁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十微克,而氢氰酸导致人中毒的剂量,约为每公斤体重摄取2毫克左右(1毫克等于1000微克)。假设每克樱桃核仁能“产生”50微克氢氰酸,一名体重60公斤的成人吃下4.8斤樱桃核仁,才会出现中毒症状,“嚼5颗就毒晕一个成年人”的说法显然有些夸大。

医院:无中毒病例但需防儿童果核卡喉

记者昨日走访了福州各大医院。据了解,各医院均没有接到过“吃樱桃致氰中毒”的病例。省急救中心一位有多年急性中毒诊疗经验的负责人也表示,未遇到过嚼碎樱桃核而中毒的病人。

不过,协和医院急诊一名医护人员提醒,在樱桃大量上市的季节,常有人因樱桃吃得太多,导致肠胃负担过重,引发消化不良,建议控制食量。另有医护人员提醒,儿童食用樱桃、瓜子等,可能出现“果核卡喉”的情况,建议家长用筷子去除果核,防止果核卡在孩子气管中,引发窒息。

相关资讯

  • 中国专家找到植物防御机制“闸门”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晔面对不良环境,植物会启动自身的免疫反应,这主要依赖于一种叫作茉莉酸(JA)的植物激素。但伴随生物进化,有的植物对这种激素不再敏感,单纯地依赖茉莉酸无法激发自身的免疫反应。记者3月23日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最新研究发现,植物无法激发…

    2017/3/27 8:55:09
  • 怎样在虚拟的世界中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士尼做到了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VR次元头戴虚拟现实(VR)头盔,怎么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斯尼研究中心(Disney Research)已经研究出一项新技术,可以让用户做到这一点。该技术使用传感器跟踪用户的手、头部和球,然后使用运动预测来追踪VR中的虚拟球,允许用户跟踪并抓住真实的球。在…

    2017/3/23 10:17:34
  • 大堡礁白化已不可逆转:极端高温是主因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气候科学研究,科学家对大堡礁过去20年情况的详细分析显示,极端高温正是造成大规模白化事件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堡礁已不可能从2016年的严重白化事件中完全恢复,为避免珊瑚礁系统走向绝境,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缓解全球变暖…

    2017/3/20 8:47:11
  • 太烧钱:超算一个课题花费160万元起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从事天文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代表,这次关注起了超级计算机。两会期间,她带来了关于促进我国计算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崔向群的切身体会是,在国际上发展迅猛的计算天体物理,在国内却遇上了一个发展瓶颈:计算资源问题。国内虽然已有很多超算中心,…

    2017/3/14 8: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