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为啥那么多人对玫瑰金色产品情有独钟?

2016/4/28 8:36:09 次浏览 分类:创意精选

来源:凤凰科技  作者:吕佳辉

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对于时尚界来说,玫瑰金并不稀奇,它是一种介于奢侈和时尚之间的颜色。这种颜色不像金色那么艳俗,但也没有金色那么永恒,它总是在时尚界进进出出,而现在正是该颜色的巅峰时期。在消费电子市场,最近玫瑰金也成了香饽饽,为什么这种颜色会令人痴狂呢?


有人会说,还不是苹果惹的祸?确实,是苹果让它进入了大众视野,不过其实早在三星Note 3时期,这种配色就开始在电子界登堂入室了。

刚刚见到玫瑰金iPhone时,有人会说,科技界的人是不是发疯了?不过恐怕他们现在都闭嘴了,因为大家都在为这种新配色痴狂。苹果为iPad、MacBook和Beats耳机都刷上了玫瑰金漆,华为智能手表和手机也换了玫瑰金的新装。一向喜欢跟风的三星也马上加入了各种玫瑰金和粉色的元素。这种颜色已经不是限量版的专属,它彻底成了大路货。

颜色有自己不同的含义

颜色不会说话,但它却能给人带来感觉和情绪。而想要量化人们为什么喜欢颜色很难,因为他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不过你能决定颜色能给人带来什么感觉,来自色彩研究所的颜色专家艾斯曼就是高手之一。“有许多人研究颜色,他们试图解释各种颜色代表的意义,”艾斯曼说道。“而玫瑰金一般代表同情心,温暖,沉着等特性,确实非常吸引人。”

每年冬天,色彩研究所都会如期发布年度颜色,并试图中介人们对该颜色的看法。而今年的年度颜色是玫瑰石英,艾斯曼认为它是人们对现代生活压力的集中释放,大家都渴望安慰。

而在现代生活中,各种电子产品,尤其手机,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剂,它统治了我们的生活。艾斯曼认为苹果选择玫瑰金非常聪明,因为这种颜色能给我们带来一丝心中的宁静。不过这也是个悖论,毕竟手机现在已经成了压力和信息超载的主要来源。

从前,许多科技企业对为自家产品换色这件事根本不屑一顾。艾斯曼在科技行业做顾问已经很久了,他就因为颜色问题与管理层发生过争执,但随着乔布斯的iMac G3诞生,颜色开始慢慢渗入到科技产品中。属于色彩的时代早已到来,不过玫瑰金火起来可不容易,因为男性对其不怎么感冒。

男性态度的转变

其实男人对这种颜色的态度在玫瑰金的普及过程中也是件非常有趣的事。“6s上市后,我一直想去买台玫瑰金版的,但我的朋友都说男人用这种颜色太娘了。”一位网友说道。这也反映出男性对这种颜色的态度:有些怀疑,又有些喜爱,但更多的是迷惑。不过现在一切都烟消云散了,男人们也爱上了玫瑰金,而且为它起了个“兄弟金”的小名。

虽说许多戏剧中将粉色描绘成了长不大的小男孩的颜色,但在现实中它其实很常见,比如粉色的牛津衬衫,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闲适的感觉,而非娘炮。确实,社会认同正在发生变化,男人也越来越喜欢购物,打扮自己成了一种礼貌,而非老思想里的没男人味。

玫瑰金是一种价值象征

除了给人带来平静,玫瑰金还传达出了一种审美情趣,这种奢华的质感在亚洲尤为受人追捧。购买玫瑰金的手机表示你很在乎潮流,而且重视外观,此外,它还象征着财富。

在玫瑰金上,用户和厂商达成了罕见的一致,他们都能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总的来说,玫瑰金色的产品已经不再是普通产品,它代表一种选择,而且背后暗藏着一种微妙的价值。


相关资讯

  • “中国芯”:内联外合可以弯道超车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如同人工智能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而引来人们极大的关注一样,芯片产业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成为代表们首次热议的话题,甚至有关发展国内芯片业的建议出现在了数十名人大代表的议案中。但与人工智能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所不同,我国…

    2017/3/27 9:04:19
  • 鹦鹉也会笑:还能把快乐 “传染”给同伴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众所周知,人类的快乐可以通过笑声传播。研究人员发现,新西兰一种鹦鹉也拥有类似的魔力“笑声”,能把“快乐”传播给同类。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20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称,这种鹦鹉是新西兰特有鸟种啄羊鹦鹉,其成年体长可达50厘米,因…

    2017/3/23 10:14:46
  • 今日春分昼夜平,麦子拔节岸柳青

    来源:IT之家作者:汐元“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日,古籍有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由来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为春分。…

    2017/3/20 8:52:25
  • 德研究:决策时心虚,瞳孔会放大

    来源:新华社 作者:-打牌时注意对手的眼睛,或许就能看出对方的心理状态。德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一个人在拿不准自己所做决定是否正确时,瞳孔会放大,而且这会影响下次决定时的选择。(网络配图)德国研究人员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报告说,他们让27名受试者观察…

    2017/3/14 8: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