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为何如此苟且,没有诗和远方?

2016/4/8 8:44:09 次浏览 分类:科技资讯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韩哲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时常会押韵。

越来越多的P2P被发现裸泳。从去年的泛亚、e租宝、大大集团到今年的快鹿和中晋,动辄百亿元。P2P大面积踩踏,跑路的、崩盘的、挤兑的、被抓的,至今已觉不新鲜。

现在,互联网金融的脸上是个大写的尴尬。本来是作为金融创新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喊着“银行不改变,就改变银行”口号被一路歌颂的,但现实是如此苟且,让人羞于提起诗和远方。

P2P每一个大案东窗事发,都是庞氏骗局的逻辑,要么拉上地方政府和权威媒体背书,要么展示自己从里到外的珠光宝气,以一个高的不可思议的收益率,愿者上钩。往往最后,是监管机构、警察和媒体拍马赶到,留下一众投资者,拔剑四顾心茫然,将人生从此走成一个断崖。

当然,老百姓有老百姓的问题,缺少市场的风险公开课,眼里总是只看到馅饼,自动过滤掉陷阱。可是,人既有“动物精神”,也有理性的一面。为什么在当下,人总是被唤起“动物精神”,而将理性掩埋?

这是一个货币宽松并将继续宽松和加大宽松的时代。经济要腾笼换鸟,旧的增长路径已难以为继,新的增长模式还未成型,在这个特殊时期,历史上的所有国家都会干一件事:实行长期低利率,低到极致就是负利率和QE。目的很明确,刺激实体经济,但如果实体经济投资机会不足,便很容易形成金融-资本-资产市场的空转,逐渐将泡沫吹大。

身处一个泡沫周期,老百姓环视四周,流动性泛滥,一会儿股市发烫,一会儿楼市高烧,一会儿“二师兄”起飞,一会儿艺术品频频卖出天价,每个人都焦虑自己的钱能不能增值保值,能不能在泡沫周期中独善其身。然而,钞票虽然很多,好资产却不多,“资产荒”愈演愈烈,人们实在不甘把钱放在银行吃存款利息、国债利息和理财利息,胆大的冒险投资这些真假难辨的P2P,不幸成为炮灰。恐怕没有比这更苦涩的黑色幽默:投P2P是“找死”,不投是“等死”。

如今复盘P2P,“互联网+金融”的色彩明显不如“民间借贷+互联网”来得更浓烈。本来面目的P2P,应该是一种给信息和风险定价的能力,哪个平台能够精算出资金的风险,给出匹配风险的价格,谁就能脱颖而出。然而,中国特色的P2P,成为了蜷缩在灰色地带的民间借贷的还魂,谁能给出更高的收益率,谁更像庞氏骗局的影帝,谁就能脱颖而出。如此下去,背离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初衷,P2P将是一个速生速死的市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去年至今,P2P的乱象,将金融风险的惨烈之处一一呈现在政府、市场、媒体、老百姓面前,督促我们应该认真严肃对待。这个认真严肃的对待,不是“一管就死”、“一禁了之”,而是一个负责任的金融监管之外,还有一个基于长远利益的货币供给格局。

相关资讯

  • 中国专家找到植物防御机制“闸门”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晔面对不良环境,植物会启动自身的免疫反应,这主要依赖于一种叫作茉莉酸(JA)的植物激素。但伴随生物进化,有的植物对这种激素不再敏感,单纯地依赖茉莉酸无法激发自身的免疫反应。记者3月23日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最新研究发现,植物无法激发…

    2017/3/27 8:55:09
  • 怎样在虚拟的世界中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士尼做到了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VR次元头戴虚拟现实(VR)头盔,怎么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斯尼研究中心(Disney Research)已经研究出一项新技术,可以让用户做到这一点。该技术使用传感器跟踪用户的手、头部和球,然后使用运动预测来追踪VR中的虚拟球,允许用户跟踪并抓住真实的球。在…

    2017/3/23 10:17:34
  • 大堡礁白化已不可逆转:极端高温是主因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气候科学研究,科学家对大堡礁过去20年情况的详细分析显示,极端高温正是造成大规模白化事件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堡礁已不可能从2016年的严重白化事件中完全恢复,为避免珊瑚礁系统走向绝境,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缓解全球变暖…

    2017/3/20 8:47:11
  • 太烧钱:超算一个课题花费160万元起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从事天文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代表,这次关注起了超级计算机。两会期间,她带来了关于促进我国计算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崔向群的切身体会是,在国际上发展迅猛的计算天体物理,在国内却遇上了一个发展瓶颈:计算资源问题。国内虽然已有很多超算中心,…

    2017/3/14 8: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