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已不清零,运营商为啥“人人喊打”?

2016/4/2 9:07:16 次浏览 分类:科技资讯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家振

作为国家高速宽带网提速降费政策的重要组成,“流量不清零”政策落地成效备受关注。

3月23日,中国电信总裁杨杰表示,去年底开始实施的“流量不清零”政策,短短2个月就导致公司减少流量收入20亿元。

但对于“叫苦”行为,用户并不买账。几乎所有受访的用户均反映,电信运营商在执行“流量不清零”这一惠民政策上“缺乏诚意”,具体表现为:上月结转的流量只能在使用完当月新购买流量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否则上月结转的流量只能等待超过两个月“有效期”后被清零。

记者梳理发现,用户存疑最多的在于三大电信运营商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后,流量消耗速度太快以致每个月使用的流量比之前多出了很多,并因此质疑运营商“偷跑流量”

营收滑坡怪“流量不清零”?

3月23日,中国电信公布降速提质政策实施以来的首份业绩报告:营收3312.02亿元,比去年增长2.1%;净利润200.54亿元,比去年增长13.4%。在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电信成为唯一一家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企业。

不过,“流量不清零”政策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营收压力已经显现。杨杰表示,去年实施的“流量不清零”政策,2个月时间导致公司少收入20亿元。“今年全年实施,预计影响更大。”

其业绩报告显示,尽管受到“流量不清零”政策影响,2015年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流量收入仍达478亿元,同比增长了40%。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翻番,其中4G流量占比达到51%,4G用户月户均流量达到751M,同比增长25%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要求电信企业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提升服务水平。随后,工信部要求电信运营商流量和宽带资费降低30%。

2015年10月1日,中国电信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杨杰透露,去年实施提速降费后,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单价下降37%,固网业务单价下降55%。

不仅如此,中国电信数据显示,2015年,受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的影响,移动语音收入为人民币489.83亿元,较2014年的的546.73亿元下降10.4%,占经营收入的比重为14.8%。

“一方面,政府希望运营商切实提高网络质量,另一方面,希望资费能够持续下降,降低企业和个人移动互联网接入的成本。”电信业资深研究员陈志刚表示,电信运营商基础网络建设骑虎难下,资本开支持续增加,新业务收入尚在襁褓中,确实也左右为难。

据了解,在“提速降费”“流量单月不清零”“营改增”和传统业务下滑等因素对经营业绩带来的冲击之下,三大电信运营商为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和提高现有业务的运营效率,均不约而同地将希望寄托在了流量经营上。

如中国联通提出,要打造WO+能力开放平台,推动流量规模增长。“2015年,公司移动手机用户数据流量同比增长60.1%,移动主营业务收入中数据流量收入占比达到42.9%,使用4G网络用户的月户均数据流量达到1.2GB。”

中国移动则指出,流量已成为拉动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5年,移动数据流量较上年增长143.7%,无线上网收入较上年增长30.5%,高达2009亿元。

陈志刚认为,相比而言,中国电信的转型则更多是内向型的,即通过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比如,在定向流量包上,中国电信主要是寻找大流量的业务场景,为互联网业务定制流量包。

流量结转缺乏“诚意”

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流量结转规则,流量结转仅有两个月有效期,当月剩余流量可结转至次月继续使用,次月底未使用完的结转流量清零。

所谓“流量不清零”并非真正“不清零”,而是相当于将用户流量的有效使用期由之前的一个月延长到了两个月。

作为积极响应国家“提速降费”政策,降低用户流量使用费用的进步之举,“流量不清零”在具体操作中依旧引来了用户的诸多质疑。

记者梳理发现,用户存疑最多的在于三大运营商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后,流量消耗速度太快以致每个月使用的流量比之前多出了很多,因此质疑电信运营商“偷跑流量”、流量计费系统改造或暗藏玄机

早在去年,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内的诸多媒体就对此提出了质疑,但受限于缺乏确凿证据尚很难得出定论。

据多位中国电信用户反映,上月结转的流量只能在使用完当月新购买流量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否则上月结转的流量只能静静地等待超过两个月“有效期”后被清零。

事实上,遭到用户质疑的并非中国电信一家,中国移动近日同样因被怀疑流量“偷跑”而被消费者告上了法庭。

另据报道,因为手机10分钟“跑”了2000多兆流量,北京律师张新年已将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告上法庭,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或近期开庭。

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市潮阳事务所律师胡钢表示:“如果近期流量使用过快是普遍现象,那就可能涉及到流量计费系统有误差,相关部门就有责任对电信计费进行检定,公开相关数据,消费者也有权进行投诉和索赔。”

针对相关疑问,记者致电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相关资讯

  • 中国专家找到植物防御机制“闸门”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晔面对不良环境,植物会启动自身的免疫反应,这主要依赖于一种叫作茉莉酸(JA)的植物激素。但伴随生物进化,有的植物对这种激素不再敏感,单纯地依赖茉莉酸无法激发自身的免疫反应。记者3月23日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最新研究发现,植物无法激发…

    2017/3/27 8:55:09
  • 怎样在虚拟的世界中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士尼做到了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VR次元头戴虚拟现实(VR)头盔,怎么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斯尼研究中心(Disney Research)已经研究出一项新技术,可以让用户做到这一点。该技术使用传感器跟踪用户的手、头部和球,然后使用运动预测来追踪VR中的虚拟球,允许用户跟踪并抓住真实的球。在…

    2017/3/23 10:17:34
  • 大堡礁白化已不可逆转:极端高温是主因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气候科学研究,科学家对大堡礁过去20年情况的详细分析显示,极端高温正是造成大规模白化事件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堡礁已不可能从2016年的严重白化事件中完全恢复,为避免珊瑚礁系统走向绝境,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缓解全球变暖…

    2017/3/20 8:47:11
  • 太烧钱:超算一个课题花费160万元起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从事天文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代表,这次关注起了超级计算机。两会期间,她带来了关于促进我国计算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崔向群的切身体会是,在国际上发展迅猛的计算天体物理,在国内却遇上了一个发展瓶颈:计算资源问题。国内虽然已有很多超算中心,…

    2017/3/14 8: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