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病”流行,得治!

2016/3/7 9:00:44 次浏览 分类:创意精选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夏文辉

生活中你最离不开的是什么?手机!这个回答的比例应该不会低,尤其自从智能手机八年前量产以来,这个小巧的玩意已经成为有史以来销售最快的电子装置。

据不完全统计,地球上今天大约一半成年人有手机。到2020年的比例将达到80%。手机深入人们生活方方面面,据调查,美国平均每人每天一小时以上看手机;最不能离开的电子设备,绝大多数英国青少年认为是手机而不是电视、电脑或游戏机。在发达国家,八成智能手机拥有者起床后15分钟之内查看短信、新闻或其他服务,甚至10%的成年人承认做爱时也用手机。

手机已是人类最亲密的电子伙伴。可是,当你认可这一点的时候,就或许已经得了一种症状“手机病”。

“手机病”究竟算不算病?多大程度上是真的“病”?美国神经科学家迈克尔·默策尼希认为,人类大脑正因科技发展而进行“大规模重置”,“网瘾”、“手机瘾”到一定程度,就是医学意义上的“疾病”,他呼吁人们高度重视这类疾病对人类智能产生的严重影响。

下面是国际医学界专业人士提出的几种常见“手机病”

——离不开“瘾”。这是“手机病”的初期阶段,没有手机就相当难受,心神不宁。经常有人拿出手机查看,而后放回口袋中,之后又条件反射般再度掏出,害怕漏掉任何即时资讯。

——铃音幻听。这是病的进阶阶段,涉及神经官能,体现为人们时常误以为手机铃响了或是震动了。

——手机眩晕症。一方面是技术成因,一些手机将操作系统升级后,持有者觉得头晕、刺眼甚至恶心,这是为追求视觉效果而使用新技术导致的;更多眩晕是长时间盯看手机屏幕导致的。

——手游上瘾症。它最危险、最具破坏性。智能手机的便利性令更多孩子沉迷于游戏中的虚拟世界,难以自拔。

——多疑搜索症。这是对健康过于疑神疑鬼的变种,即只要身体出现轻微疼痛或是细小斑点,就迫不及待在手机上搜索,自我诊断,这往往导致不必要的精神焦虑。

——手机“抑郁症”。在手机上过于频繁地使用社交平台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看似如鱼得水,往往却适得其反。那种虚拟社交往往导致实际社交的情感寡淡和乏味。

人们愈发频繁地使用手机,是因为功能提升产生的便利性。将“常用手机”与“手机病”区分开十分必要,这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家托马斯·普拉穆尔奇的研究小组对英国成年人使用手机进行跟踪研究后发现,那些“手机病”患者出现反社交行为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近4倍,而虚拟社交对人类真实社交的深层负面影响还有待观察。

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们注意到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那就是青少年“手机病”,这其中甚至包括婴幼儿。英国一个研究团队最近研究发现,12至15岁的青少年每天课外使用手机的时间平均超过一小时,而且随着手机更强的智能化和廉价化,这一时间还在加长。研究发现,包括青少年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注意力不集中、数学和阅读成绩下降以及失眠和孤独症在内的很多健康问题,都与孩子们过频使用手机相关。一方面因为时间消耗在手机上而缺乏锻炼,另外一些问题则可能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引发的荷尔蒙及其效应发生变化所致。

多项研究还提出警告:全球各地都存在家长在儿女手机使用方面普遍存在“消极养育”,一方面表现在家长本人离不开手机,不堪表率;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儿女过频使用手机的放任。研究机构警告:日益严重的过频使用手机可能会让青少年一代遭受身体以及大脑的不可逆损害。

科技的发展对人类往往是“双刃剑”:便利和进步;风险和伤害。让我们想想,地球上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才是2007年的事情。当时,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对着一群痴迷的果粉挥动一块长方形玩意。“这将改变一切,”乔布斯承诺。他不是夸张。八年来地球人已经深深感受到智能手机对我们生活、工作的改变——好的一面让我们兴奋且幸福,不好的一面比如“手机病”,就像现代科技的“大麻”,需要我们深省。

相关资讯

  • “中国芯”:内联外合可以弯道超车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如同人工智能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而引来人们极大的关注一样,芯片产业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成为代表们首次热议的话题,甚至有关发展国内芯片业的建议出现在了数十名人大代表的议案中。但与人工智能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所不同,我国…

    2017/3/27 9:04:19
  • 鹦鹉也会笑:还能把快乐 “传染”给同伴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众所周知,人类的快乐可以通过笑声传播。研究人员发现,新西兰一种鹦鹉也拥有类似的魔力“笑声”,能把“快乐”传播给同类。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20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称,这种鹦鹉是新西兰特有鸟种啄羊鹦鹉,其成年体长可达50厘米,因…

    2017/3/23 10:14:46
  • 今日春分昼夜平,麦子拔节岸柳青

    来源:IT之家作者:汐元“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日,古籍有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由来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为春分。…

    2017/3/20 8:52:25
  • 德研究:决策时心虚,瞳孔会放大

    来源:新华社 作者:-打牌时注意对手的眼睛,或许就能看出对方的心理状态。德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一个人在拿不准自己所做决定是否正确时,瞳孔会放大,而且这会影响下次决定时的选择。(网络配图)德国研究人员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报告说,他们让27名受试者观察…

    2017/3/14 8: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