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美国上映被吐槽:特效落后,逻辑混乱

2016/1/26 13:07:06 次浏览 分类:科技资讯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杨帆

《捉妖记》,这部在2015年国内影市红得发紫的电影如今在美国却遭遇滑铁卢。近日,该片在北美40多家电影院上映,面对远渡重洋来的“最卖座华语片”,很多美国观众并不买账,不少人看了之后表示电影的逻辑混乱,特效落后。

截至25日晚7时,《捉妖记》在IMDb上共有1675名用户打分,评分为6.2/10。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则有16家影评人给分,新鲜度56%,由251位普通观众给出的新鲜度则为49%。而从上周登陆北美起算,到目前只赚到了不到3万美元票房。

集体吐槽

“过时的动画片”

曾“潜伏”在梦工厂多年,并参与制作了热门动画电影《怪物史瑞克》的许诚毅算是美国人的老朋友了,可这次他带着血统纯正的中国动画电影《捉妖记》重返故地,却意外被当地影迷“拍砖”。

以《洛杉矶时报》为首的美国媒体也对《捉妖记》“口诛笔伐”,“CG动画制造的妖怪们动作笨拙、不够逼真,并且看起来缺乏可信的形象。”《华盛顿邮报》则称,“孩子们无疑会对着一个怀孕的男人笑出来,不过带他们去看电影的大人们,恐怕就很难被这些元素逗笑了。《捉妖记》有视觉上的吸引力,不过这吸引也止步于此了。”CinemaBlend网站的评论最不留情面:“从一开始《捉妖记》的情节就是一团糟。它不光是讲述得很糟糕,而且故事从这样一种不合理的残暴中展开,令你马上就迷失在一个你很快就失去了兴趣的世界里。而且配音版也无力回天……都让《捉妖记》显得过时。”

电影里漫天妖怪,现实中漫天板砖。不过也有媒体对《捉妖记》里一些亮点给予好评,《西雅图时报》称:“导演许诚毅将武术打斗和肢体喜剧混合进了一个古怪的、快节奏的怪兽片里。影片有字幕(注:本片在北美上映以英文配音和中文原声加字幕的形式发行),所以它对家庭观众的吸引力有限,不过这绝对是一次生动的观影体验。”

票房造假

曾引外媒关注

《捉妖记》于去年7月16日以IMAX 3D格式在中国内地公映,之后不断刷新和创造票房新纪录,据称多达200多项,截至2015年9月16日,上映63天的《捉妖记》累计票房达24.38亿,观影人次超65425600人次,打破上映30天《速度与激情7》创下的内地影史票房纪录,以及内地观影人次纪录。其实早在北美上映之前,《捉妖记》在欧美媒体见诸报端并不是因为片方的常规宣传,而是并不光彩的“偷票房事件”,这多少也影响到了该片在国外的口碑。

不久前,英国《卫报》盘点2015年全球票房,提到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捉妖记》,质疑其票房造假,存在人为包场刷票。美国著名电影票房网Box Office Mojo也撤下了《捉妖记》的页面,并声明“因没有准确来源,不再提供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数据”。目前,在Box Office Mojo上,还能看到2015年以前的所有中国票房数据,但是2016年的票房数据仅停留在元旦期间上映的《唐人街探案》,之后再也没有更新。

去年,曾有不少国内媒体曝光了某些电影院线出现电影《捉妖记》包场的现象,但是这些场次一般都是早场或者午夜场,按照平常的情况,这样的场次上座率一般都不会太高,但是《捉妖记》的这些包场上座率却达到了100%,外媒认为这种市场造假最终令该片超越了《速度与激情7》在中国的票房纪录。

文化差异

导致“水土不服”?

其实,也并不是每个美国人都在唱衰《捉妖记》。几天前,华西都市报记者在上海采访《功夫熊猫3》的导演亚历山德罗·卡罗尼时,他曾表示,近年来中国电影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动画制作和电脑特效制作上,“我们总是会通过圈内人士第一时间搞到刚上映的中国电影片源,去年很火的《大圣归来》和《捉妖记》都看了,这两部电影都可圈可点,中国有着不少很优秀的CG研发人员,他们的技术水准和好莱坞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捉妖记》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好莱坞品质的中国电影,如今在好莱坞却被扔烂番茄,这不得不说是件让人尴尬的事。美国《银幕》杂志资深影评人麦可西说:“其实不止中国,包括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在内的亚洲电影在北美基本票房都不太高。由于题材类型、语言文化、人文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到美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受。不过,这种尴尬之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国产片想要越过太平洋,确实还有大段距离。

相关资讯

  • 中国专家找到植物防御机制“闸门”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晔面对不良环境,植物会启动自身的免疫反应,这主要依赖于一种叫作茉莉酸(JA)的植物激素。但伴随生物进化,有的植物对这种激素不再敏感,单纯地依赖茉莉酸无法激发自身的免疫反应。记者3月23日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最新研究发现,植物无法激发…

    2017/3/27 8:55:09
  • 怎样在虚拟的世界中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士尼做到了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VR次元头戴虚拟现实(VR)头盔,怎么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斯尼研究中心(Disney Research)已经研究出一项新技术,可以让用户做到这一点。该技术使用传感器跟踪用户的手、头部和球,然后使用运动预测来追踪VR中的虚拟球,允许用户跟踪并抓住真实的球。在…

    2017/3/23 10:17:34
  • 大堡礁白化已不可逆转:极端高温是主因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气候科学研究,科学家对大堡礁过去20年情况的详细分析显示,极端高温正是造成大规模白化事件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堡礁已不可能从2016年的严重白化事件中完全恢复,为避免珊瑚礁系统走向绝境,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缓解全球变暖…

    2017/3/20 8:47:11
  • 太烧钱:超算一个课题花费160万元起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从事天文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代表,这次关注起了超级计算机。两会期间,她带来了关于促进我国计算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崔向群的切身体会是,在国际上发展迅猛的计算天体物理,在国内却遇上了一个发展瓶颈:计算资源问题。国内虽然已有很多超算中心,…

    2017/3/14 8: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