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奶茶会诱发衰老? 罪魁祸首是“还原糖”

2016/12/9 8:54:30 次浏览 分类:创意精选

来源:科学网   作者:杨国力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我国台湾一名30岁女子因天天喝奶茶,使皮肤暗沉起皱,如同50多岁的老妪。这则新闻一出,吓坏了众多把奶茶当水喝的美女们……

其实,不必杯弓蛇影,只要把奶茶中高含量的还原糖替换成健康的糖醇,就既能像奶茶妹妹一样有靓丽光泽的肌肤,又可以放心享受美味的珍珠奶茶了。


珍珠奶茶是由奶精、木薯粉、植脂末、香精、色素及大量的糖配制而成的,其中奶精是由我们常听到的反式脂肪酸、乳化剂和酪蛋白酸钠组成。实在地说,珍珠奶茶其实一点营养都没有,摄入过多反而可能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会诱发衰老和引起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报道中说,奶茶使皮肤暗沉起皱,罪魁祸首是奶茶中的还原糖,因其发生的糖化反应,而引起肌肤衰老。所以,不仅仅是奶茶,还有很多含糖量高的饮料、果汁都能够引起肌肤衰老。


糖化反应是近几年来衰老机制研究的重点,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皮肤真皮富含的胶原容易与细胞外液的葡萄糖发生非酶糖化反应,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概率会逐渐增多,使胶原蛋白形成分子间交联,加速皮肤的衰老。那些爱美人士服用胶原蛋白粉或敷胶原蛋白面膜,暂且不说能不能被机体吸收,即便真的被吸收了,可是不控制糖的摄入,还会增加肌肤的衰老。


使肌肤富有弹性和张力的关键是真皮层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一旦摄入的还原糖过多,进入到真皮层中,它会与胶原蛋白发生糖化反应,进而影响蛋白质分子之间正常的交联,导致胶原纤维没有弹性,比较脆弱。


那么,糖是如何诱发美丽肌肤衰老的呢?首先,糖会“吃掉”胶原蛋白,就如前面提到的糖化反应;其次,糖会诱发痘痘,因为过多的糖会在肝脏中转化成油脂,油脂的增加会关闭性激素绑定球蛋白基因,身体就会产生更多的雌激素,皮脂分泌也会增加,不利于女性健康的同时,脸上也会出现很多痘痘;再次,糖会阻碍美白的进程,摄入过多的糖分会为黑色素的生成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糖对于人类来说是把双刃剑,滴糖不沾似乎也不现实,并且糖也是人体供能的主要物质,只是过多摄入又会诱发各种疾病。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揭示糖的“罪过”主要有:导致肥胖,诱发糖尿病,促进脂肪肝、高血压、痛风、龋齿等,还可能诱发皮肤衰老。还有研究结果表明,糖有可能提高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肠癌、骨质疏松及老年认知退化等风险。


20世纪90年代,美国老年协会把自由基氧化和糖化反应结合成一套新的衰老学说,那么在控制糖,特别是还原糖的摄入时,合理地摄入具有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的抗氧化物,对于防止肌肤衰老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女性健康饮食也有指导意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各种各样含有高糖的食品,如一瓶500毫升的可口可乐就含有53克糖,同等体积的雪碧中含有56.5克的糖,果味饮料含糖量基本都是50~60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摄入人工添加糖的量低于25克,每天喝一瓶饮料,糖摄入量就远远高于世卫组织的推荐摄入量。

那么,糖该怎么吃才健康?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就给出了一份成人与儿童糖类摄入指南,强烈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摄入量,将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分别降低至摄入总能量的10%和5%以下。


相关资讯

  • “中国芯”:内联外合可以弯道超车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如同人工智能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而引来人们极大的关注一样,芯片产业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成为代表们首次热议的话题,甚至有关发展国内芯片业的建议出现在了数十名人大代表的议案中。但与人工智能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所不同,我国…

    2017/3/27 9:04:19
  • 鹦鹉也会笑:还能把快乐 “传染”给同伴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众所周知,人类的快乐可以通过笑声传播。研究人员发现,新西兰一种鹦鹉也拥有类似的魔力“笑声”,能把“快乐”传播给同类。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20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称,这种鹦鹉是新西兰特有鸟种啄羊鹦鹉,其成年体长可达50厘米,因…

    2017/3/23 10:14:46
  • 今日春分昼夜平,麦子拔节岸柳青

    来源:IT之家作者:汐元“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日,古籍有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由来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为春分。…

    2017/3/20 8:52:25
  • 德研究:决策时心虚,瞳孔会放大

    来源:新华社 作者:-打牌时注意对手的眼睛,或许就能看出对方的心理状态。德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一个人在拿不准自己所做决定是否正确时,瞳孔会放大,而且这会影响下次决定时的选择。(网络配图)德国研究人员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报告说,他们让27名受试者观察…

    2017/3/14 8: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