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意“开放”空间站,帮发展中国家航天员上天

2016/8/1 9:26:17 次浏览 分类:科技资讯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

中国政府方面上月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UNOOSA)达成协议,同意将向联合国成员国提供使用中国空间站的机会。根据协议,中国将主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太空实验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中国还会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航天员进入太空,用中国载人航天载具将各国宇航员送至空间站。

据悉,这一系列协议是在今年6月在维也纳举行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第59届会议上达成的。美国航天资讯网站“航天观察”(Astro Watch)在本月27日刊登了就此事对中方发言人的采访。日本共同社也于28日报道了中国与联合国达成的此项协议。

此前据联合国信息服务中心(UN Information Service)6月16日消息,联合国外空司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达成一致,同意通过共同努力,提供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应用机会,以提高联合国成员国的航天能力。

消息称,根据今年早些时候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和《合作出资协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于6月在维也纳举行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第59届会议期间,介绍了该合作项目。

在上述协议框架下,联合国外空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共同工作,使联合国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在中国空间站上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并为他们的航天员和载荷专家提供飞行机会。双方还将促进在载人航天飞行及其他航天活动方面的国际合作,增强对载人航天技术及其应用益处的共识,以及航天技术方面的能力建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还将为外空司提供该方面的经费支持。

联合国外空委第59届会议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图)

“这是一项激动人心的合作机会,它将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能力,增强对航天技术能够给全人类带来益处的共识,有助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司期待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工作,实现上述目标”,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西蒙内塔·迪皮蓬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在会上发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表示,“航天探索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和追求。我们相信,合作协议的实施必将促进航天探索领域的国际合作,为联合国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使用中国空间站并从中受益的机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派驻外空司的专家牛爱民在接受“航天观察”采访时表示,“得益于空间站上搭载的先进多用途设备,我们可以为联合国成员国提供关于物理学、生物学、生命科学和地球观测等多种微重力实验的机会。”

牛爱民同时表示,该协议将促使人类空间技术的发展红利惠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促进航天事业获得更丰硕的发展成果。中国还愿意为外国航天员提供培训。根据与合作国的谈判,中方也会为他国的航天计划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目前,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拥有载人航天的能力,但有38个国家的航天员先后进入太空。其中大部分国家都是依托美俄的航天员培训和载人航天载具进入太空的。进入新世纪以来,巴西、马来西亚、韩国、丹麦等国宇航员乘坐俄罗斯联盟系列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美国的航天飞机也先后将以色列和瑞典的首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各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时间(示意图)

此前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今年5月透露,目前我国空间站研制工作正稳步推进中,预计将于2020年前后完成建设。

我国空间站总体结构将分为3个舱段,包括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每个舱段都为20吨级,整体呈T字构型。其中核心舱被命名为“天和一号”,该舱将于2018年前后升空。升空后,将成为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

中国载人空间站想象图

此外,我国还将于今年秋天先后发射无人实验室“天宫二号”和搭载2名航天员的“神舟11号”,并在轨道上进行对接试验。明年,无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也将发射,空间站的建设准备工作将逐步展开。

共同社认为,中国可能意在通过开放本国的空间站作为全新国际合作舞台,以彰显“太空大国”的地位。目前在轨运行的国际太空站于2011年建成,有美俄日等15国参与。原定使用至2020年,但美方决定延长使用至2024年,俄罗斯、日本和加拿大均已表示同意。但2024年之后的几乎未定。依照目前各国计划,很可能到2024年之后,人类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就只有中国一家。

相关资讯

  • 中国专家找到植物防御机制“闸门”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晔面对不良环境,植物会启动自身的免疫反应,这主要依赖于一种叫作茉莉酸(JA)的植物激素。但伴随生物进化,有的植物对这种激素不再敏感,单纯地依赖茉莉酸无法激发自身的免疫反应。记者3月23日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最新研究发现,植物无法激发…

    2017/3/27 8:55:09
  • 怎样在虚拟的世界中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士尼做到了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VR次元头戴虚拟现实(VR)头盔,怎么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斯尼研究中心(Disney Research)已经研究出一项新技术,可以让用户做到这一点。该技术使用传感器跟踪用户的手、头部和球,然后使用运动预测来追踪VR中的虚拟球,允许用户跟踪并抓住真实的球。在…

    2017/3/23 10:17:34
  • 大堡礁白化已不可逆转:极端高温是主因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气候科学研究,科学家对大堡礁过去20年情况的详细分析显示,极端高温正是造成大规模白化事件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堡礁已不可能从2016年的严重白化事件中完全恢复,为避免珊瑚礁系统走向绝境,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缓解全球变暖…

    2017/3/20 8:47:11
  • 太烧钱:超算一个课题花费160万元起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从事天文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代表,这次关注起了超级计算机。两会期间,她带来了关于促进我国计算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崔向群的切身体会是,在国际上发展迅猛的计算天体物理,在国内却遇上了一个发展瓶颈:计算资源问题。国内虽然已有很多超算中心,…

    2017/3/14 8: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