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发射场揭秘:长征七号将在此启程

2016/6/24 9:35:12 次浏览 分类:科技资讯

来源:新快报   作者:孙毅

这也许是最开放的航天发射基地。它位于海南文昌,在月亮湾前,铜鼓岭上,椰林树影,面朝大海。不同于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卫星发射基地,在这里旅客可近距离观看发射。

日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按计划将于本月25日至29日择机发射,这将是“长征七号”的首飞,也是新建成的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初次执行发射任务。随着首发日期的临近,神秘的文昌航天发射基地也露出真容:亚洲最大的钢铁之门、中国单层最高的厂房、国内最高的桁架安装……据悉,作为低纬度滨海发射基地,该发射场不仅可用于满足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需要,还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使火箭所需燃料大大减少,亦可通过海运解决巨型火箭运输难题并提升残骸坠落的安全性。

随着首发临近,游客人数渐增,“航天旅游”不断升温,发射基地所在的龙楼镇上,酒店、宾馆都几乎已被预订一空。据文昌市迎卫星首发办公室介绍,当地最终确定了8个火箭首发观测点,能够容纳2.53万人观看火箭升空。

基地揭秘

中国单层最高的厂房,台风来袭也安然无恙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位于文昌市龙楼镇,是中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拥有两座多射向运载火箭发射塔架,2009年开工建设,2014年11月基本建成。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包括发射场、批示中央、火箭组装厂以及规划中的太空主题公园,占地只有20平方公里。

基地内一共只有两条路:航天路和问天路。两条路串联起航天器总装测试厂房、测控中央、火箭总装测试厂房以及两座发射塔。据介绍,场区道路为普通三级公路,但对转弯半径有一定要求,以满足特种运输需要。

两个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是发射场最高和最核心的部分,在发射基地里它们还有个代号,叫501号和502号。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501号,未来中国最大的火箭——长征5号运载火箭就是在这里完成总装和测试。该建筑由曾经建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的中建八局承建。该局项目经理卢育坤介绍,501号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高达99.4米。地下1层,地上14层,历时4年半建成,目前拥有着多项工程纪录。

501号主体建筑面朝大海,是中国单层最高的厂房,一扇高达81米的巨型钢铁之门,也为亚洲之最。项目总工程师窦彦兵说,文昌发射基地采用封闭性能更好的平开式钢大门,大门由左右各五扇重达30吨的钢桁架铁门拼装而成,再由数十吨重的巨型门轴衔接。采用液压控制,杜绝了卡门现象,密封性也比较好。总重量达784吨,项目团队运用巧妙工法,确保钢门框内框尺寸不出现正偏差。“除了大门外,厂房还有多处设施使用钢铁,为了保证钢铁不被咸湿的海风侵蚀,很多材料都做了特别的处理,包括螺丝钉等。”窦彦兵说。

除了大门,主体建筑7.2米的层高,共计14层,由此衍生出来的高支模施工成为项目最大的难点之一。项目经理卢育坤介绍,大部分支模高度为7.2米,最高支模高度达43.15米。最后确定在主体结构上设置高空操作平台,利用钢结构自身结构与钢平台有利连接,保证了施工操作安全可靠性。

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单层百米厂房在航天发展建设中有重要意义。“建筑平均每平方米用钢筋310公斤,一辈子也没碰到过。”卢育坤说,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正面袭击文昌,建筑安然无恙。

发射塔距海不足1公里,或能欣赏“长征出海”奇景

相关人员介绍, 501号的旁边是“小弟”502号,也是此次首发的“长征七号”火箭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未来文昌将出现两套发射系统并行运作的情况,即“长五”为基准的大火箭,和以“长七”为基准的常规火箭。“由于‘长七’技术较为成熟,商业用途广泛,因此未来502号的使用率会比较高。”

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的两座发射塔距离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2.8公里,由轨道相连。一台巨型的火箭活动发射平台格外显眼。该平台高近70米,自重近2000吨,能保证火箭直接转场。活动发射平台装有6根摆杆,内部铺设有加注、供气、空调管路和火箭上众多控制电缆。

发射场的两座发射塔架相对而立,临近发射,塔架已准备就绪。据介绍,两座发射塔架四周均建有四座120米高避雷塔,前方设有深达24米的导流槽,火箭发射时加注的水将在几秒内蒸发。

据悉,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将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样,使用的是“三垂一远”发射模式,“三垂”即运载火箭上面的航天器,进行垂直总装、垂直测试,然后垂直转运到发射塔架下,“一远”即远程操控。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无论是“长征五号”,还是“长征七号”,均已成功完成合练。工作人员称,发射塔距海不足1公里,届时如果天气情况良好,游客能看到火箭在海面上划出一道壮观的圆弧,欣赏“长征出海”奇景。

发射亮点

可防雷电台风,自动降温降噪

22日上午8时,承载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搭载载荷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3小时后,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为不破坏文昌当地的生态环境,长征七号火箭行进的路线要跟长征五号火箭共用一段轨道,这就要求平台要拐4个接近90度的大弯,在中国的航天史上算是第一次。

据介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改进后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场“新三垂”测发模式,缩短了火箭在发射区的射前准备时间,有效提高了发射可靠性。垂直转运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搭载载荷组合体正式进入发射阶段。目前,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已完成执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的相关准备工作。

此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塔架高度85.8米,相当于30层楼那么高,整个发射塔架由固定、回转、导流、避雷塔四大部分组成,可满足运载火箭的加注、测试及发射的勤务保障需求,围绕在塔架四周的4座钢架结构避雷塔,高105米,可有效防止雷电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在发射塔架的第11层,有一个巨大的水箱,主要是给大流量喷水降噪系统提供一个水位和水压的作用,在发射点火以后,这个水箱的阀门打开,水瞬间喷向大流量系统,给发射平台降温降噪。发射塔架的下方有个导流槽,用来导流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巨大热量。

相关资讯

  • 中国专家找到植物防御机制“闸门”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晔面对不良环境,植物会启动自身的免疫反应,这主要依赖于一种叫作茉莉酸(JA)的植物激素。但伴随生物进化,有的植物对这种激素不再敏感,单纯地依赖茉莉酸无法激发自身的免疫反应。记者3月23日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最新研究发现,植物无法激发…

    2017/3/27 8:55:09
  • 怎样在虚拟的世界中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士尼做到了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VR次元头戴虚拟现实(VR)头盔,怎么抓住一个真实的球?迪斯尼研究中心(Disney Research)已经研究出一项新技术,可以让用户做到这一点。该技术使用传感器跟踪用户的手、头部和球,然后使用运动预测来追踪VR中的虚拟球,允许用户跟踪并抓住真实的球。在…

    2017/3/23 10:17:34
  • 大堡礁白化已不可逆转:极端高温是主因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气候科学研究,科学家对大堡礁过去20年情况的详细分析显示,极端高温正是造成大规模白化事件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堡礁已不可能从2016年的严重白化事件中完全恢复,为避免珊瑚礁系统走向绝境,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缓解全球变暖…

    2017/3/20 8:47:11
  • 太烧钱:超算一个课题花费160万元起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从事天文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代表,这次关注起了超级计算机。两会期间,她带来了关于促进我国计算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崔向群的切身体会是,在国际上发展迅猛的计算天体物理,在国内却遇上了一个发展瓶颈:计算资源问题。国内虽然已有很多超算中心,…

    2017/3/14 8:58:04